昨天的几十发导弹,铺天盖地的新闻,股票也跌了,影响还是很大的。
去年伊朗宣布将使用人民币替代美元进行结算、国内油价频繁上涨、中俄伊联合军演,等等,都是可以和这几天的战争有关系的。
宗教,伊斯兰,什叶派、军演、黄金、石油、股票、人民币国际化、贸易协定普遍联系,
20年代风云变幻,我们共同见证历史,祝祖国越来越强大!
正文
这周末大家肯定被关于伊朗的新闻刷屏了,甚至美国那边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话题都上热搜了。
所以今天文章会用万字篇幅跟大家详细来分析美国为何冒着巨大风险悍然发动这次空袭。
我会继续秉持我的个人风格,帮助大家拨开表象的迷雾,更深入的去剖析这件事情背后的原因。
美国人肯定不傻,他们敢挑这个时间点,悍然在别国领土去刺杀另外国家的三号人物,肯定有着更深层次的理由。
这些理由网上很少有人提及,我会帮助大家分析清楚这背后的各种缘由。
首先明确一点,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爆发,这个大家也不用被一些人的危言耸听吓到。
在当前核威慑依然存在的情况下,第三次世界大战就不可能爆发。
当然了,要是没有核威慑的恐怖平衡,早几十年前,恐怕第三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
所以核威慑确实是一个双刃剑,它极有可能毁灭人类,但也是人类从二战之后保持了70多年宝贵和平的主要原因。
虽然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能全面爆发,但是围绕着一些地区爆发局部战争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伊朗少将被炸死,这件事情影响极其重大,因此爆发局部战争是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被炸死的这个人,可不是一般人物。他是伊朗军方专门执行海外任务的”圣城旅”的指挥
官。他还是伊朗民众心中的反美英雄他还是下届伊朗总统的有力竞争者。可以说,他是伊朗在精神领袖和总统之后,名副其实的三号人物。他的军衔是少将,但在伊朗少将就是最高军衔。
就这样一个人,居然就被美国突然给炸死了你说事情大不大为什么美国人要冒着战争的风险炸死这个伊朗少将呢?
原因很复杂,容我跟大家慢慢分析。
报复
首先这是一次报复。
因为就在元旦的时候,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刚惨遭数千人抗议者围攻。
美驻伊拉克大使馆遭冲击美国指责伊朗被批“厚颜无耻”
这上千人抗议者冲入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后,进行打砸烧抢,美国的外交官只能躲在安全屋里瑟瑟发抖了24小时,最终才侥幸逃脱一劫。
那么这件发生在伊拉克的事情,又跟伊朗有什么关系呢?
原因在于,美国认为是伊朗在背后策划这件事情,并且策划这件事情的主谋就是这次被炸死的伊朗少将苏莱曼尼。
因为近一段时间,伊朗少将苏莱曼尼正好就在伊拉克巴格达活动。
所以美国人的这次空袭行为,是一次报复。
虽然特不靠谱一直在做战略收缩。
但自己一个堂堂大使馆,被人冲进去打砸抢,老美的面子毕竟还是有些过不去。
大使馆可是海外领土,代表着一国的门面。
所以骨子里一直有搞事基因的美国,这一次会悍然发动空袭,也并不意外。
然而,虽然此次事件报复可能是一个导火索。
但肯定不是最主要原因,而只是一个最表层的原因。
美国人也不可能拍着脑袋就去把其他国家的少将炸死。
这必然是一次处心积虑,谋划已久的行动。
处心积虑
西方国家针对这位伊朗少将苏莱曼尼的刺杀行动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过去20年都在尝试着对其刺杀。
路透社称,苏菜曼尼在国内外皆享有名。他负责领导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外部队,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的战事中扮演关键角色。他对在中东散播伊朗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令美国、以及伊朗在中东的死对头沙特和以色列都难以遏制。
过去20年来西方国家、以色列和阿拉伯情报机构曾多次试图刺杀苏莱曼尼,但都被他躲过。
所以,蓝方的这次空袭行为,是一次处心积虑的结果。
因为这个苏莱曼尼确实对美国的威胁太大了。
在2017年美国进入战略收缩,影响力从中东逐步撤出后,俄罗斯和伊朗就迅速跟进,填补美国战略收缩后的空白期。
随后,一条连接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与黎巴嫩的“什叶派走廊”正在形成,这意味着伊朗,伊拉克ZF军,叙利亚ZF军,黎巴嫩真主党在陆地上连成一体。
这个什叶派走廊的形成过程,伊朗这位苏莱曼尼少将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首先苏莱曼尼是伊朗海外精锐“圣城旅”的最高指挥官,而圣城旅是叙利亚ZF军的教官,除了指导叙利亚ZF军作战之外,圣城旅也会直接参与叙利亚的战事,可以说是阿萨德政权在过去几年里能够守住的重要影响力量。
而除了叙利亚,苏莱曼尼在伊拉克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
首先大家需要明白的是,伊拉克有6成的人口是什叶派,所以在萨达姆倒台之后,伊拉克有着跟伊朗先天然的宗教上的同盟契机。
伊朗很早的时候有过辉煌的波斯帝国。
虽然后来波斯帝国被阿拉伯帝国所灭,但波斯人并没有全盘接受当时主流的伊斯兰教
他们选择了当时伊斯兰教里的少数派什叶派这正是因为波斯人有和阿拉伯文化不同的独立传统,坚持和伊斯兰教主流势力分庭抗礼。
所以波斯人才大力推动什叶派在波斯文化圈和旧有领土内不断扩展,逐渐造成今天什叶派在波斯湾的盛况。
所以什叶派一直以来都是伊朗的主要派系因此伊朗一直以什叶派的领袖国自居。
也因此伊朗跟逊尼派的领袖国沙特阿拉伯是先天然的死敌关系。
在萨达姆时期,因为萨达姆是逊尼派,所以跟伊朗关系一直不好,也爆发过两伊战争。
但实际上,伊拉克的什叶派人口是占了6成。
所以,在萨达姆倒台之后,实际上也给伊拉克靠近伊朗,创造了契机。
于是,在伊拉克有着广泛人脉关系的苏莱曼尼少将,就成为了伊朗在伊拉克扩大影响力的核心关键。
由于叙利亚的阿萨德ZF也是什叶派,再加上伊拉克目前也变成什叶派主导。
这使得伊朗正通过苏莱曼尼在中东构建一条什叶派走廊。
这导致最近两年,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是坐立不安。
因为什叶派走廊构建起来后,自然以伊朗为马首是瞻,那么作为伊朗的两大死敌,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自然是没办法坐视不管。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美国才会在2018年悍然撕毁伊核协议,正是为了安抚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给他们吃一个定心丸。
因为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是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盟友。
所以美国必须做出这样的姿态,表明他要打压伊朗的态度。
而不会因为需要战略收缩,像抛弃叙利亚一样抛弃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伊朗不断扩大自己在中东的影响力,随着什叶派走廊的越发庞大。
这让美国一直把苏莱曼尼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早就想处之而后快。
说白了,就像特不靠谱自己说的,蓝方之前早就想干掉这个严重的肉中刺了,并且蓝方并非没有机会干掉他,只是因为怕这个事情影响太大,蓝方一直都还迟迟不敢动手。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蓝方之前不敢动手,恰恰就在这个时候敢动手呢?
因此这次行动除了处心积虑之外,必然有更深刻的原因。
我们可以再来看看近期的一个新闻。
史无前例!中俄伊这场联合军演,究竟意味着什么?
立威
美国这次的空袭行为,除了报复和处心积虑之外,更是立威。
这个立威是带有恐吓意味,立威给谁看?
自然是给中俄伊看的
就在上周,中俄伊刚刚进行了首次联合军演。
在军演过程中,美国就已经尝试过破坏。
这是一次立威。
在2017年特不靠谱上台后,美国就坚定执行了战略收缩。
这导致美国的影响力从中东中逐渐抽离,而俄罗斯则趁机极力扩张自己的中东影响力。
伊朗则依靠着苏莱曼尼将军在中东的人脉,不断扩大着什叶派的影响力。
但美国人用这次空袭表明自己一个坚定态度,那就是美国不怕搞事,不会只进行收缩,如果有需要打仗,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善于搞事的国家。
如此,美国也给自己的盟友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吃了一个定心丸。
我们可以看到以色列和沙特都在美国炸死伊朗将军之后,都第一时间表达自己欢欣鼓舞,对美国行为拍手称快的态度。
也因此,美国在空袭炸死苏莱曼尼后,才会第一时可就直接宣布对本次空袭负责。
从上面我们分析的三个原因,分别从表层、中层、深层原因来解读。
表层:报复作为导火索。
中层:遏制伊朗什叶派走廊的影响力扩大。
深层:立威给中俄看,并给自己盟友吃定心丸。
但实际上,除了这三个层面的原因,还有一个更深的原因。
那就围绕着红蓝之争,做进一步角力。
接下来,我会就此再做更进一步解读。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伊朗少将被美国炸死这件事情,看似是围绕中东的乱局,但实际仍然还是红蓝之争的一部分。
这个事情涉及到美元霸权的存续,核心焦点是人民币国际化。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观点,那就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肯定不能蠢如猪,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隐含着背后更大层面的布局和谋划。
在伊朗将军被炸死这个事情之后,我看过很多大V的解读。
发现有很多人出现极其片面的误解,甚至有点误导读者的判断。
比如,有的大V,甚至想当然的认为,特不靠谱有可能在不知道这位伊朗将军地位的情况下,发动这次袭击。
这是极其片面的解读。
美国的情报机构是世界上最成熟的,并且历经实战考验。
堂堂蓝方1号人物,不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如同儿戏一般去下达这么重大的命令。
特不靠谱是一个极其善于夸张表演来掩饰自己真实目的的老狐狸。
他行为乖张、言语充满情绪化和夸张,甚至有很多让人觉得他很蠢的言论。
但实际上,他不靠谱是一个极其精明的“利己主义者”。
他不蠢,他反而很聪明。
他只是用夸张的表演,来误导敌人对他的判断。
他希望别人把他当成猪,当成小丑。
但如果真有人把他当成猪,必然会付出极大的代
价。红方在2018年就对特不靠谱的言论和行为有过重大的误判,这个问题暂且不提。
但在吃过亏后,红方已经迅速掉转了这个态度,把特不靠谱当作最聪明的对手来应对。
所以,我们不能被特不靠谱任何夸张的表演所迷惑,把他当作一个愚蠢的敌人。
但有些善于分析的大V居然也认为特不靠谱会愚蠢到在不知道伊朗将军地位的情况下,下令发动这次空袭。
这样一个出发点都是错的,后面所有分析结论都会是错的。
实际上,特不靠谱在这件事情发生后,发的第一条消息,就阐明了为啥要下令杀死这位伊朗将军,他罗列了这位将军的种种罪名。
所以,特不靠谱不可能是在不知情,或者被人刻意隐瞒误导的情况下,下令发动这次空袭。
从上面三个层面的分析,大家也应该很清楚,这次美国所发动的空袭,是报复、也是处心积虑、谋划已久,并且特意挑在这个时间点立威用的。
像这样的大国行动,不可能拍着脑袋进行,每一个命令都要经过无数智囊的决策讨论。
因此,我们不能像网上很多人觉得的那样,认为特不靠谱很蠢,或者觉得蓝方这次袭击是其十几年来最愚蠢的行为。
也许这次袭击最后的结果,会导致蓝方出现重大损失。
但这也是在各方角力后的结果。
在事情结果落地之前,美国敢悍然发动这次空袭,不惜冒着可能爆发局部战争的风险,背后必然有其利益诉求,有着其所想要追求的“胜机”。
这个才是最关键的。
而当前蓝方实际是在跟谁做全方位的斗争?
当然是在跟红方。
所以,实际上美国发动这次空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沛公就是针对红方。
我们可以先确定一个观点。
大国战略,都是要互相角力。
没有绝对愚蠢的决策,也没有绝对正确的决策。
红蓝之争在进入决胜阶段时,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是带着取舍意味的。
你出牌,对方就会应招,产生新的变化。
所以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是带有着机会,同时也包含巨大的风险。
因此像美国空袭巴格达,把伊朗将军炸死这件事情,对蓝方来说,有机会,同样也有巨大风险。对红方来说,同样也是包含巨大杀机,同时也有重
大机会。这种时候,就想两个高手过招,每一下都是要朝对方最致命的地方下手,但在下手的同时也要提防对方给自己下死手。
而不是简单的对错之分。
因此,像现在网上很多带节奏说美国人极其愚蠢的。
发动这场空袭,是一种很危险的轻敌想法。
接下来我就从机会和风险,来分析美国人这场空袭背后最深处的目的。
各有利弊
既然蓝方发动这次空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那么这场远在中东的空袭对红蓝之争有什么影响呢?
推高油价上涨
美国是过去几十年经常通过操控中东战争,来在石油期货市场上大赚特赚的。
甚至可能美国发动战争的费用,都可以在是有期货上赚回来。
而现在,跟十几年前最大的区别在于,美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石油出产国。
2019年第二季度的是有产量看,美国已经是第一大石油出产国,紧随其后的是俄罗斯跟沙特。
而红方虽然也位居第六,但相比其庞大的石油消耗量来说,无疑是没办法自给自足的。
这使得红方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因此一旦油价大幅度上涨,作为第一石油出产国的美国是最大得利者。
而红方作为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则要面临巨大的生产成本压力。
我们都知道,2019年的整体CP|是一路上涨,而PPI指数则一路走低。CP|是物价指数,PP|是生产价格指数。
本来因为猪肉价格飞涨,让国内CP|—直居高不下,这种情况下,一旦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无疑会给国内本来巨大的通胀压力,给予更致命的一击。
目前我国汽车的数量跟十年前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汽车,一旦石油价格上涨,对于居民日常下消费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进而会进步推高CP的上升,使得红方有巨大的通货膨胀压
力。这还只是一方面。
石油除了作为消费品之外,还是现代工业的血液是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原材料。
当前我国PP价格指数,也就是工厂的出厂价格指数是一直在持续走低,这已经极大影响了工业的利润水平。
也因此,2019年1-~11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1%.
在本身工业企业利润下降的情况下,一旦石油价格上涨,会直接推高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
一方面是出厂价格下降,一方面是生产成本提高,这会更进一步蚕食国内工业企业的利润空间!
这才是蓝方悍然发动这次空袭,背后包含的真正杀机!
而关于这一点,我在网上几乎看不到有人在讨论。
这才是最危险的事情。
那就是国民缺乏对于蓝方这些包含杀机的行为举动,缺乏足够清晰的认知!
当前,我国面临的债务问题实际上也是很严重,从2018年开始,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企业债券违约常态化现象,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债务违约率达到4%的现象。
明年又是企业债券到期高峰年,一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蚕食,实际上会放大我国企业明年债券违约的概率。
所以,蓝方这一招不得不说,是真正包含杀机,釜底抽薪的一招。
并且因为蓝方自己是第一石油出产国,他本身就有足够的动机去在中东发动一场战争。
我很早就说过,其实特不靠谱背后隐约有站着美国石油利益集团的影子。
因此我在半年前就提到过,如果特不靠谱以战略收缩回幌子,关键时候把收回去的拳头,冷不防突然打出来,那将是最有力量的一击!
过去3年,因为特不靠谱的战略收缩,美国逐步在中东收缩影响力,这也使得俄罗斯和伊朗不断扩张中东的影响力,填补美国撤出后的空白。
但如果美国的战略收缩,只是收回拳头,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打出去的时候,那么美国必然会有重返中东的一天。
并且美国重返中东的时候,必然是以发动一场战争为开始。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发动这次空袭后,许多很无耻的言论。
比如特不靠谱第一时间说,发动空袭炸死人家将军,是为了制止战争,而非发动战争。
然而,仅仅只过了一天,美国又在巴格达再次发动空袭,又炸死6个人。
一边说自己是为了制止战争,一边不断发动空袭炸死别人,我觉得世界没有比这个更无耻荒唐的言论。
这就好比两个人在打架,一个大汉压着另外一个人使劲的打,一边删对方耳光,一般喊着别打架啦,我不想打架。
我相信被打的那个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会气得吐血。
目前伊朗就处于这种气得吐血的状态。
对于一个国家,没有比这个更耻辱的了。
所以伊朗肯定会报复。
但伊朗一旦报复,就会正中美国下怀。
如果伊朗正式对美国的军事基地、平民发动袭击,造成人员伤亡,美国绝对会趁机发动一场战争。
说白了,美国人的逻辑就是,只能我打你,但你不能打我。
这种强盗逻辑,简直不让人有活路。
所以,对于伊朗来说,并没有太多选择。
报复是一定要报复,这不可能只停留在嘴炮上但报复时机很重要,目前伊朗还忍得住,不错
但一旦报复,伊朗恐怕就要面临跟美国全面开战的可能。
所以,伊朗必须寻找自己的“盟友支持”。
但这恰恰就是美国人包含的第二重祸心。
“离心”之计。
离心之计
上面提到过,中俄伊三国在上周才刚刚举办联合军演。
释放的信号很明确。
再加上俄罗斯对叙利亚阿萨德ZF不遗余力的支持态度可以看出来,俄罗斯是很坚定支持伊朗构建这个什叶派走廊。
俄罗斯是想通过这个什叶派走廊,来跟美国的沙特同盟形成抗衡。
所以俄罗斯是可以很明确,会站在伊朗这一边。
而由于红方需要通过伊朗来实现“人民币-石油”锚定,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环节。
所以红方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伊朗。
但美国这次悍然发动空袭,实际上就是在逼迫红方下场。
过去几十年,红方的中东战略很清晰,就是不站队、不选边、不下场。
这使得红方在中东的口碑还不错,经常跟双方死敌之间能够左右逢源。
比如红方跟以色列、伊朗、沙特关系都还不错。
但这三个国家却都互相为死敌。
红方的这种左右逢源的战略,过去几十年在中东收获不少的好处。
经常出现美国前面打扫战场,红方在后面悄悄捡果子吃。
但过去几十年,红方之所以可以用这种左右逢源的态度,是因为红方在中东没有太大的利益诉求。
但现在,红方基于自身规模需要更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让人民币国际化。
那么中东是红方必然最终要涉足的领域。
说白了,中东就是一个四战之地
得中东者,则得天下。
因此人民币想要国际化,那么红方就不能再像过去几十年那样,对中东作壁上观。一
旦中东出现重大的军事冲突,红方就面临着要亲自下场的重大抉择。
因此蓝方这次发动空袭,背后第二重祸心,就是逼迫红方提前下场,想把红方拉入战争的泥潭。
除非红方放弃人民币国际化,否则红方很难像过去一样保持作壁上观的立场。
旦中东出现重大的军事冲突,红方就面临着要亲自下场的重大抉择。
因此蓝方这次发动空袭,背后第二重祸心,就是逼迫红方提前下场,想把红方拉入战争的泥潭。
除非红方放弃人民币国际化,否则红方很难像过去样保持作壁上观的立场。
而一旦红方放弃人民币国际化,无疑等于放弃了红蓝之争的争夺。
石油美元体系,让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拥有类似于世界资金流指挥棒的效应。
过去70多年,美国人作为牧羊人一直牢牢把握着这根可以驱赶羊群的指挥棒。
而现在人民币国际化,相当于红方试图去争夺这根指挥棒。
这种情况下,蓝方必然是要做极大的打压。
所以才有红蓝之争。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伊朗爆发战事,红方很难坐视不管。
大家可以看一下昨天的一则新闻。
1月4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王毅应约同伊朗外长扎里夫通电话。扎里夫通报了伊方对伊朗将领遭袭事件的立场。扎里夫强烈谴责美方的粗暴行径,表示美方所为势将生严重后果。伊朗已就此向联合国秘书长致函希望中方能为防止地区紧张局势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昨天伊朗外长专门找上门来,希望红方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这实际上就是求援的意思。
而就在12月31日,三国联合军演刚结束,在美国发动空袭之前,伊朗外长才刚刚亲自访问红方结束。
所以,伊朗也是在谋求红方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伊朗爆发战事,红方坐视不管,就意味着红方在中东的这个“三国同盟”就直接宣告破碎了。
所以蓝方这次发动空袭,既是逼迫红方下场,更是一场离心之计。
如果红方下场,那么蓝方就可以红方拖入泥潭。
而红方如果不下场,让美国人坐立不安的“中俄伊”纽带直接就断了。
对红方施加更大压力
我们都知道特不靠谱在上周刚宣布要在1月15日跟红方那啥。
然而,在特不靠谱宣布之后,红方却一直没有对“那啥”做任何正面表态,一直保持缄默状态。
这也让外界对于1月15日,最终是否会那啥,开始感到质疑。
大家如果注意到这个细节,就可以发现,蓝方之所以挑在这个时间点发动这场空袭,还有第三重祸心,那就比逼迫红方“那啥”。
上面提到过,一旦战争爆发,推高油价,会让红方的经济承受更大的压力。
所以对于红方来说,实际上当前是不愿意这样一场战争爆发。
那么美国人发动这次空袭,给红方施加压力的意图就很明显了。
要不然也不会挑在1月15日“那啥”之前,发动这次空袭。
说白了,美国人表明一个态度,那就是红方你如果不跟我“那啥”的话,我就直接在中东打一仗,把国际油价推高,看你能不能受得了。
这是一种威胁,更是一种胁迫,跟蓝方在过去两年的红蓝之争态度,是一脉相承。
对方的红利
上面分析的这三重祸心,才是美国人悍然发动这次空袭,最深层次的原因。
这么一看,美国人似乎有充足理由发动一场战争,似乎都是对美国人有利的。
但其实不然,美国人发动这次空袭,虽然包含许多自身的目的,但也是一场巨大的豪赌,充满了巨大的风险。
一开头我就跟大家说了,凡事有利有弊,都是取舍。
对美国人来说,发动这次空袭,虽然可以为自己谋求巨大的利益,但也充满巨大的风险。
而对美国来说的风险,就是对红方的机会。
所以,实际上,美国人发动这次空袭,看似有诸多好处,但实际上也是在玩火,很容易玩火自焚。
首先一个,当前美国是否能够再承担一次战争的压力。
战争,美国所不能承受之重
在911爆发后,美国发动了数次反恐战争,先后搞掉了阿富汗、伊拉克,还搞乱了叙利亚。
美国人在中东发动了长达十几年的战争,巨大的军费开支是美国财政的高昂负担。
在2008年之前,美国财政还比较健康的情况下,承担这巨大的战争支出还显得游刃有余。
但问题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人为了解决次贷危机,走上了举债扩张经济的不归之路。
这导致目前美国的国债总额高达23万亿美元,占了世界1/3。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美国再次发动一场战争,巨额的军费开支,很有可能就会成为压垮美元的最后一根稻草。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基础的美元霸权之所以一度崩溃,就是因为当时美国深陷越南战争泥潭。
当时美国为了维持巨额军费开支,偷偷印了很多美元,这才导致各国纷纷抛售美元,兑换回黄金,进而导致美元-黄金体系崩溃,让美国在1971年宣布跟黄金脱钩,从而让美元霸权一度崩溃。
所以,如果美国在已经背负上23万亿美元的债务情况下,再发动一场全面战争,那么就很有可能重演1971年一幕。
到时候,美国为了维持巨额的军费开支,就必然要扩大财政赤字,在当前美国ZF已经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想要扩大财政赤字,只有举债一途。
这会加剧当前美国的债务风险。
所以对于美国来说,再发动一场战争,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是一场豪赌,充满巨大的风险。
红方一场千载难逢的机会
每当蓝方想要收割红方的时候,总有一些事情来转移蓝方的注意力。
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集中精力围攻红方,蓝方早在今年夏天就打伊朗了。
但当时红蓝之争才刚反复,蓝方还必须集中精力全方位压迫红方“那啥”。
所以,蓝方一直等到1月15日已经决定“那啥”了之后,才发动这次空袭,也颇有生米煮成熟饭的意思。
就是搞定了红方,就要赶紧搞伊朗的意思。但红方是否会遂了蓝方的意?我觉得这事情还有变数。
正如2001年蓝方想收割红方的时候,911爆发了美国战略全面转向,给了红方经济腾飞的历史机遇。
2008年蓝方想要收割已经养肥的红方时,次贷危机爆发了,美国人自己差点就心脏休克了,收割红方的计划也就破产了。
2015年蓝方想要再次收割红方的时候,红方已经势大,没那么好收割了。
折腾折腾了3年,好不容易快要“那啥”的时候,如果真爆发一场战争,那么红方绝对会在最后关头掀桌子。
所以,一旦美国打伊朗,对红方来说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甚至红方也有可能一鼓作气,趁蓝方无暇东顾的时候,直接收复对岸。
从2015年以来,红方的军舰就跟下饺子一样生产。
一个月建造5艘主力战舰,这个速度绝对是当前世界最快的。
所以我相信红方绝不会没有准备,对于一切可能存在的情况,肯定都做了预演,并且有相应的预案。
所以说,美国这次的空袭,对红方来说,充满三重祸心,包含巨大的杀机。但同时也蕴含着千载难逢的机会!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
这是我经常跟大家说的。
凡事有利有弊,皆是取舍。
特别像红蓝之争,这种高手过招,没有谁是愚蠢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必然蕴含着极大的深意,都有着巨大的利益诉求,但也存在巨大的风险。
所以,对于双方来说,各自都有机会,但也都有软肋和致命之处。
现在就看红蓝双方,谁能抓住机会,并且降低自身风险。
相比2019年,2020年恐怕会更加风云变幻。
我们身处在这个时代的变革点,即使幸运,也是挑战。
见证历史,是福是祸,还只能留待后人评说。
1月15日中美协议签了啥,到底怎么了,为什么网上搜不到?
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